长江奔腾,一路东流
这里演绎着
“大冶鼓铸,如天九神
既烹且烁,数盈万亿”的豪迈
书写了
“铁山三千六百九,崭岩藏金自故有……
矿师远致碧眼胡
火轮近试黄石港”的浪漫
更记录下
曾两度支撑起楚地辉煌的奋斗历程
湖北黄石
传说这里的每块石头都“含金藏铜”
这里孕育的矿冶文明承上启下
走过汉唐雄风
经过两宋文风越过明清诗风
喜过共和春风
三千多年的黄石历史
绽放出中华文明的一路光华
00:15
文明的标志到底是什么?
长期以来
人们将文字、铜器、城市
礼仪祭祀中心等
作为文明的标志或要素
来讨论文明起源
“要想了解黄石,就要了解矿冶文化,谈起矿冶文化,就离不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大冶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高级顾问吴宏堂说,三千多年前,铜绿山上燃起第一炉火,自此千年炉火生生不息。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走进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被徐徐翻开。
著名楚史专家张正明曾表示:“楚国若没有铜绿山,就没有楚文化。”
历史学家徐中舒在《论巴蜀文化》一文写道:“春秋战国时代,90%以上的铜皆产于楚国。”丰富铜料为楚国问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历史里的铜绿山
不仅拥有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成就楚国的霸业
还有最先进的生产技术
成为华夏青铜文明核心
湖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王劲是铜绿山第一任考古发掘领队,业界称她为中国矿冶考古第一人。她曾指出,铜绿山让我们解读了一部古代采矿技术的发展史。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馆
走进铜绿山新馆展厅内
由黄土、木架构筑的“迷宫”
错综盘亘
竖井、斜井、平巷、盲井层层叠压
排水巷道和木制水槽蜿蜒其间
古代先民运用木架支护开拓井巷
采掘矿石的情景仿佛在眼前重现
矿工们克服追踪矿脉、井巷通风、排水、照明以及运输提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开拓井巷,在保证矿井安全的同时,忙碌生产。他们还使用了中国最早的提升机械木绞车,在竖井中提升矿石、积水等物质……
遗址的年代之古老,最早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代,研究表明,晚期遗留下来的约40万吨炉渣中含铜量却仅有0.7%,堪比现代冶炼水平。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这有力地表明,从商周、春秋、战国至西汉持续1000多年的岁月里,数万吨高质量的粗铜源源不断地从黄石运往四面八方,铸造出一个辉煌的青铜时代。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之伟大,不仅因为它是中华民族青铜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更因遗存上展现出的高超采冶技术,为人类冶金史、科技史、文明史作出的突出贡献。”吴宏堂说,来自铜绿山的一炉火光照亮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路程,打开了人类进化的加速器。
黄石
是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在这里
能够看见最早的中国
这是历史赋予这座城市的特质
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
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发端于
传统的历史积淀
植根于厚重的文化土壤
清末
黄石掀开了
中国近代工业的新篇章
1889年12月,52岁的张之洞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地从广州赶往武昌。
彼时的中国南方还不曾修筑铁路,这趟若在今日乘坐高铁只需4个多小时的路途,却花了他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42个月后,历经勘矿、选址、建厂种种波折,中国近代的第一把钢铁之火终于在湖北大地上熊熊燃烧,来自大冶的矿石被运至汉阳熔炼成钢,一个民族的工业梦想出现了曙光。
之后
在黄石这片土地上还诞生了
湖北最早的水泥厂、电厂和煤矿
在近代洋务运动中
依托大冶铁矿兴起的
汉冶萍煤铁公司引领了
中国近代工业的肇始
加上沿江贸易带来的商业繁盛
使之成为仅次于上海的
引领风尚之地……
“这些都是黄石城市形象的外在表现,由表及里、寻根溯源,其根其源都在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矿冶文化。”在黄石文化名人张实看来,数千年的开采冶炼史缔造了一座内涵深厚的文化宝库,而分布在黄石的古代矿冶遗址和近现代工业遗址,作为一种物质的载体,见证了黄石从远古到近现代的发展轨迹。
走进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在毛泽东手托矿石的
巨型石雕像背后
上下落差444米的矿坑映入眼帘
让人为之惊叹
这里原是三座连绵起伏的山峰
经过一百多年开采
形成了面积达108万平方米
相当于150多个足球场大小的“天坑”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旧址
新中国诞生之初,黄石的钢产量已超过中南地区五省二市的总和,这座仅次于武汉建市的地级市,承担起了一个渴望现代化的国家赋予它的使命。
“巨大的‘天坑’,哺乳着新中国近代工业茁壮成长。”阎红勇介绍,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末,黄石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近2亿吨、铜精矿近10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近6亿吨;近年来,经过数年大规模开采,其产铁能力逐渐下滑,但它并没有被就此荒废,而是以国家矿山公园的新面貌,重新与世人见面。
黄石地处长江中游南岸
在这里,长江由西向北
在西塞山折而向东
奔流赴海
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成为了长江文化的交汇地带
西塞山
就在长江拐弯的地方,阔大方正的厂房沿着滔滔长江一路排开,粗重的黑色管道如一条条巨龙延伸,头也不回地直奔西塞山——这里就是被称作“十里钢城”的大冶特钢。
大冶特钢脱胎于清末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特殊钢厂,曾被誉为“新中国特钢长子”。生产出第一炉高温合金、第一根高温合金无缝钢管、第一根潜望镜管坯等多个“中国特钢第一”。
如今
站在大冶特钢汉冶萍广场上
历史与现实互相照应
一边是饱经沧桑的汉冶萍高炉遗址
一边是紧张忙碌
为国产c919大型客机
港珠澳大桥、“神舟”“天宫”“嫦娥”等
大国重器提供特种钢材的
现代化生产车间
大冶特钢厂区
“年轻的炼钢工人们,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人与车的洪流中,哼着《咱们工人有力量》,怀揣着青春梦想和火样激情,开始与钢花炉火对峙的一天。”
今年60岁的著名作家罗日新一想起当年奋斗的场景,内心依然感到震撼。
罗日新青年时代在大冶钢厂工作,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下海创业,把生意做到美国休斯敦,尔后花了14年时间创作出《钢的城》——一部凝聚百年钢铁历史、城市发展历程的长篇小说。
通过这本书,央视《读书》栏目主持人李潘也走进了黄石,她感慨:在她此前的认识中,黄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是轻盈的。但走进大冶钢厂,她感受到了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这里曾经孕育了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有丰富的资源,有便利的长江航运……
央视报道团队对话作者罗日新
一座城市的持续“出圈”,日久弥新,离不开坚实稳固的现实支撑。“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迈向家乡的脚步。”在专家座谈会上罗日新说。《钢的城》这部沉潜于钢铁生活底部,在力求真实描绘基础上创作的小说,将黄石的故事讲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冶”与“矿”
犹如一母同胞
近年来
大冶特钢、大冶铁矿、大冶有色
先后建成为全国十大特钢企业之一
十大铁矿企业之一和
全国六大铜矿之一
大冶有色30万吨铜加工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生产现场
站在铜绿山矿露天采场瞭望平台
狗牙草生机勃勃
夹竹桃林枝繁叶茂
汇聚成一片葱茏的绿海
汇聚成凝聚强国梦想的奋斗浪潮、
一团团熊熊燃烧的进取之火
点燃了中华民族工业强国的梦想
夏日,磁湖岸边千丝垂柳
挂满绿意,近水一望
湖底的沙石水草尽入眼底
傍晚,在磁湖岸边散步的市民
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一靓丽景色
一座千年炉火生生不息的矿冶名城
“生态”“宜居”“活力”
也是城市名片中最鲜明的一笔
磁湖岸边散步的市民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黄石如何调整发展路径
助力城市焕发新活力?
“推动传统产业技改提质、转型发展
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提升产品的层次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逐步实现节能降耗、绿色发展。”
新时代的黄石人
始终擘画发展蓝图
锚定加速经济转型、结构转优
动力转换的路径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经济运行轨迹看,黄石顶住转型压力,“不唯gdp论”,而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以破釜沉舟的姿态持续推动生态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质效看,黄石产业结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经济韧性日益增强。
从创新活力看,传统行业破旧立新、新兴行业加速培育、资源禀赋深挖重塑,黄石用创新“链”出新动能。
黄石大冶湖高新区东贝铸造有限公司全自动精加工生产线
高端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
迸发新活力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体系
不断完善
生命健康、特钢精深加工
持续增量崛起
黄石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愈加广阔……
瑞视光电
如今的黄石
城市发展的成果与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双向叠加,双向奔赴
点燃文明之光的铜绿山
点亮近代工业梦想的大冶铁矿
点启新时代发展宏图的黄石
早已换种方式“火了”
华新1907文化公园
通过解锁“工业 旅游”新模式
曾经的“硬核工业”握手“诗和远方”
“老念想”变成“新地标”
“工业锈带”变身为“生活秀带”
黄石港江滩郊野公园
江南聚宝盆,一火三千年
今天的黄石
“点石成金”的传奇故事
每天都在发生
图片:柯恒 石勇 周巍 何戈 张成 李航 孙章辉视频:曹阳春 徐婉 曹靓
制图:徐婉 邱美依